
1月10日至12日,根据云南省文物局与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关于《云南省茶马古道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合作计划,国文琰云贵川茶马古道管理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课题专家组一行四人对腾冲古道遗迹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在三天时间里,专家组分别对保腾高黎贡山古道,腾密、腾八出境古道遗迹和古道沿线遗留下来的古渡桥梁、邮驿站点、关隘哨卡、宗教庙堂及相关的碑刻题记等历史遗迹进行实地察看,对腾冲古道遗迹保存现状、档案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腾冲段是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西部前往缅甸、印度的必由之路。由保山向西分北、中、南三路渡怒江,翻高黎贡山至腾冲城,再由腾冲城分四路经猴桥(古永)、梁河、盈江等地出境至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地。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是当年四川商旅向南亚各国输出中国商品的通道,后经不同朝代的不断演变发展,长期成为我国沟通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至民国滇西抗战期间被新修的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取代,前后沿用时间长达二千多年。

专家组通过察看资料,实地走访了解古道保护管理情况,认为腾冲高度重视古道保护管理,古道保护管理“四有”工作扎实到位,标志说明、保护范围、图纸档案资料详尽;遗存的古渡桥梁、关隘哨卡、碑刻题记等历史遗迹独具特色,对研究西南地区发展史、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史均具有重要意义;腾冲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结合腾冲全域旅游国际户外运动项目、户外运动旅游小镇项目等建设,高黎贡山100英里超级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赛等对古道保护、管理、宣传起到很好的作用,将作为经验推广。